手作好時光


小狸的觀霧修道全紀錄

完整照片看這
上禮拜才有同事被困在大雪紛飛太平山上,這週又聽說超強寒流來襲,做好萬全準備硬著頭皮上觀霧修步道去,沒想到遇到無風無雨,最適合作步道的大好晴日!

如果說之前的洛韶是和石頭的聖戰,此次整修的賞鳥步道則是與樹共舞了。不太堪用的小工人我沒有人型夯土機、人型採石機和人型挖土機的能耐,也沒有一天作百來階的神力(好漢坡盡頭還作了一張完美的原木座椅),大多數時間只能運土搬石頭,或者依據指示扛木頭修整路面,也見識了李嘉智老師對美的"龜毛",喔不是對美的堅持,跟文耀興老師有得拼:上半天我們處理了一小段緩坡,整理幾個已經腐朽或落差太大的階梯,設個導流木,將步道面修葺到完美的斜度,讓路面逕流乖乖的依循我們的意志遊走,不多帶走一砂一石,再將路面層層夯實並鋪上落葉,這步道還有造景的,李老師最後找來漂亮的倒木護邊坡,還要讓青苔面向上,我說簡直這簡直是經典黑森林蛋糕的做法嘛~。

如果每一條步道如此用心,順應坡面和水流的走向、調和泥土和砂石的比例,應該就不會遇到幾天前在擎天崗上溯溪的窘境。

總的來說一天的工事其實是輕鬆自在的。我們可以邊欣賞雪山邊做階梯,唱著適合鋸木頭或打木樁節奏的歌曲;把剷開的植物移植回路旁祈禱她長大,在溝渠前佈消波枯枝宛如花博裝置藝術;休息時在檜木林間吃便當睡午覺,或坐在橋上聽鳥唱歌;夜裏的慶生party更是徹底玩開了,馬浪領著我們跳起卑南族的舞,想到那巍巍如大霸的蛋糕,我忍不住笑了(還好不是我吃的)。天下還有比我們更幸福的工人嗎?

【後記&Special Thanks To…】

在我們入住的觀霧山莊前,見到讓我魂牽夢縈的台灣擦樹放肆開花的絕代風華,每天以滿樹金黃燦爛和身後戴著白帽的聖稜線配飯吃,欣賞成群的青背山雀(?)在霧社櫻上玩捉迷藏,還有在那片赤楊林間的散步,像這樣和樹渡過一次次月落日昇,如果說人生還有所求,大概是希望下次來能看到山椒魚的廬山真面目吧。

這次大多數人都是被珍貴的觀霧山椒魚拐上山的(詳見公視的《山椒魚記事》)。可惜我們到的不是時候,不過林管處的解說員杯杯帶著我們走一趟檜木林道,杯杯無所不知,說的林道的歷史和千年神木的故事,還教我們認識山椒魚,雖然叫不出名字,還是要跟他說聲謝謝!

另外就是林管處的魏主任、負責這次活動的管家純真(?)、很詳盡解說樹種並且拯救被鎖在門外的我們的啟彬,謝謝你們的用心,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相遇在步道上,一起工作並學習。

【本事】

˙1/22-1/24的《步道志工》活動,由新竹林管處、千里步道協會、以及民間顧問公司聯合舉辦,整修的是園區內比較少人造訪、位於觀霧山莊旁的賞鳥步道。接下來林管處計畫針對園區內的步道,從司馬庫斯到大霸,規劃一系列步道志工活動,敬請留意新竹林管處官網

【前情提要】

˙前篇的中橫修道記,重點是那個這次沒出現的,神(Umi伍老師應該會耳朵很癢吧)。


前陣子迷上手作,這回的實習從小小的桌上來到廣袤的大地,原來「步道」加上手作,成果竟是如此迷人。

去年此時看了《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後,很想跟著去修道,卻多次因緣際會擦身而過,不是遇大雨就是報名向隅,好不容易搶到今年最後一批太魯閣步道志工的培訓課,就算這陣子被工作操到氣若游絲,眼睛瞎到不行,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回來數著自己的手腳,還好四肢健在,沒有被鋤頭劈鐮刀撲「肉魯仔(鐵撬)」ㄍㄧㄠ到,此次工程零傷亡以及工作的效率讓老師也讚許。原來修道沒有想像中難,只要分工協力,和來自各地身懷絕技的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們一起,就像合力滾糞球的糞金龜,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做到,而且做得一點也不差,重點是用心。

回想這段洛韶溪畔的小徑:穿過種滿水蜜桃和青椒的農地,往上,幾棵楓香迎賓,越過小溪穿過竹林,來到開闊的稜線,有個可眺望遠山的平台,正是山芙蓉開花的季節。一路走來毫不費力的過溪踏石和十足禪風的竹梯,忍不住微笑自慢:這簡直是康莊級的步道,山裏的藝術品,而且都是就地取材,十足天然!(有圖有真相的成果)。

不習慣大劈大砍,只好拿著園藝小鋤頭蹲在地上細刻慢畫的我,泥沙的痕跡深深滲入指尖,畫出一個個的問號:

這條路從何而來?要通往哪裏?未來會是誰走在上頭?

自土縫拾起一隻神聖糞金龜,他在我手上稍事洗簌後留下一滴便液翩然飛走。

啊,原來我們都只是路過者,真正的使用者是他們呀!

步道無人經過時,便應該回歸成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千萬不要用水泥堵死一隻蟬自地底羽化的可能性;在邊坡鋪上鏟地之後清出來的草根,讓他們重新生長好好抓緊腳下的土地。

事實是,我們一離開花蓮的就開始下雨,然後是幾天讓人喟嘆的事故。我又想起去年風災前本全老師的課,預言一再示現,對應起蘇花公路的大崩裂,我們築的小徑是否能安然度過豪雨的想像似乎已經不重要。總是要在經歷過後才會來檢討經濟開發和國土規畫之間的衝突,似乎很難有結論,我只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就算小,也希望能改變些甚麼吧!

【上課筆記】

李思根老師的地質課把我們當小學生教,提綱挈領頻頻「得分!」,回想起地球科學曾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老師說「石頭默默不語卻又無所不語」,這些型態各異的石頭訴說著太魯閣峽谷千百萬年來經歷的故事,也從中了解到這塊土地的脆弱和活力。

銘謙好笑依舊,結業式上她引經據典一一描述每位夥伴的特色(小組長們細膩觀察讓人感動),果然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難怪連簽名都用毛筆咧。她的理想是透過志工體系的運作,讓來自各地的人在此系統中分享共事,傳承手作技術,但不期望作永恆的工,而是以彈性的方式應對自然的變化,更結合當地的歷史脈絡及社區文化,創造符合環境美學的步道。

眾人心目中地位有如神祇的伍玉龍老師,前陣子在北大武工作時受了傷,他忍住身體的痛,以一貫的靦腆輕聲說道「可以在熱愛的工作裡受傷,是最棒的事!」。就算是牙齒痛的神,號稱200公斤的搬運力還是讓人嚇一跳,不只有蠻力,伍老師要求每個石階的高度,要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量到輕裝和重裝的步伐間距來修改。下次希望還能有機會上到他的登山課,繼續跟著他上山修路。

新認識的文耀興老師,酷酷的外表下是一顆溫柔細膩的心(佐以無盡的murmur和冷笑話)。他和伍老師把一台怪手解體後分開搬運,只為了不破壞窄小棧道旁一片美好的泥炭苔;為了保護天池莊主的雞蛋,用較費工的導水格柵取代橫木……。聽了他從能高越嶺道,到翠峰湖環山步道,亦或是濁水溪畔的二崙自然步道的分享,重點不再於人如何去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與變化多端,而是如何以貌似無為的方式完成工程,有時甚至,「寧願不處理!」,因為「營造一條(不只對人)友善的步道,無價!」

【本事】

˙10/15~10/17參加了今年第三梯次也是最後一梯,由太魯閣國家公園主辦,千里步道協會執行的手作式步道志工培訓計畫。據說每期都有上百人爭相報名,經過嚴格審核篩選一番廝殺,要想參加絕對要認真填報名表,最好附上從小到大的獎狀或寫上講笑話的專長!詳見台灣步道志工網

˙熱血的賴老師全程記錄我們「與石頭苦戀」的過程

【前情提要】

去年的暖暖修道記,下了一整天的豪大雨,沒蓋到步道,還不好意思的要了簽名,對於這樣有頭沒尾的自己耿耿於懷了一年,還好這次有還到債。

【延伸閱讀】

˙徐銘謙的《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帶著我們從美國阿帕契山徑的運作來探討人走入山林時應該用甚麼樣的態度面對自然,堪稱步道志工的聖經,好多人都是因為這本充滿熱情和專業的書進入這個領域,值得一讀。

˙千里步道齊步走,很多課程讓你體驗,從平地到山林,海濱到農地,台灣每寸土地的特色與美麗。

打從離開學校,我成了一個手拙的人。儘管身邊巧手朋友如雲,我還是無法進入卡片模型屋羊毛氈以及手工麵包的世界。不過影像實驗對我有莫名的吸引力,加上日光顯影這個名字,跟蘇打綠的歌一樣,有種溫暖的感覺。

於是跟著新認識的文藝少女們去上了Syko和Evan老師的課,同學們對創作都充滿熱情,即便是在工作了一天之後的課,還是捨不得下課回家。除了愛照像,大家共同的特性是每個人的作品裏都有貓。原來手作真的和貓脫不了關係。

離開了工作室之後我自己去買了材料,執著瘋狂的投入,想把手邊的任何素材都疊上藥水,夾到鏡框裏,然後躺在太陽下,漸漸真相大白。從一早開始期待太陽出來,到太陽下山,我看著深深淺淺的藍色圖像,不吃不喝不言不語,於是一天就過去,心滿意足。

【延伸閱讀】

˙知然堂是由幽默的韓裔大叔Syko和號稱"沉穩而溫暖"的Evan所成立的工作室,不定期開有攝影相關課程,可以上美美的官網一探究竟

˙同學Amy的上課紀錄。即將當媽媽的Amy,朝九晚五工作之餘,原來假日是婚禮攝影師,好喜歡他鏡頭下的人,生動而自然,充滿女性的纖細和溫柔。

˙小狸的上課花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