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事


插秧趣

失語了三個月,彷彿在深沉的水底,先是游玩,後來卻幾乎溺水般浮出水面。

回溯這三個月,我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建立一段難得的關係,同時遠離我熟悉的環境,或許是因為長久以來的安逸和習慣自由自在,當所有改變同時發生,身邊的磁場就開始瘋狂震動。


然後一切就失控了,想面面兼顧的結果是,終究是顧此失彼言而無信,在小情的世界我沒有大愛可以揮霍,該回家面對現實,先珍惜身邊最重要的那一位,再去管這世界變成甚麼樣子吧。或者說,當根基穩定了,夢想才能一步步踏實。

喔,其實不是怨嘆的時候,這些日子以來,還是有非常非常值得懷念的時刻:

例如,加班加到虛脫(農村的會議總是從日落後開始)後來一碗傲視全台阿信小吃店的超級什錦麵,不到百元卻有滿滿一大碗的海參鮮蚵,搭配自製爽口無比醃大頭菜(泡菜和紫蘇梅苦瓜亦是一絕),老阿嬤總是溫暖的上前問候,老闆娘則是我在村裡的第一個朋友,

同樣是加班加到吐血的傍晚,歸心似箭等著脫班的公車,意外得到絕美的鹹蛋黃、裸著上身精實奔跑著的慢跑大哥,和滿車的野球少年討論中日大戰。

還是加班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農村的夜總是提前降臨),獨自騎在沒有路燈的夜裡的海上,萬籟俱寂(喔,是指除了蟲鳴蛙叫沒有任何人造的聲響),天地間只剩下溝渠裡流水行經田畦的聲響,第一次理解到,人的生命緣自於水,澄淨流動甘美的水,。

還有惱人的無所不在的柚子花香。還有那些不成熟卻充滿熱情的農事體驗,對我而言是新鮮的學習,感謝前輩和叔叔嬸嬸們的慷慨指教。

還有無數個貌似平凡實而不凡的午餐:庫房裡現成的有機米搭配著冰箱裡總被塞滿滿的有機蔬菜,一整個冬天認識了無數種萵苣、蔥蛋(奢侈的三星蔥)、煎雞蛋豆腐(小娟說加點醋可以讓豆腐更成形)、鮮採的山蘇N吃(嫩到極點)、村長家的小茴香排骨湯(台北聳沒吃過小茴香)…..

說,對農村生活最深的記憶怎麼脫離不了吃。誰叫民以食為天?

這些,都會在我的記憶裡茁壯的
王大嫂手工湯圓佐當季冬片茶

世界末日的午後,一夥人來到坪林山區,拜訪我們的茶農朋友王有里大哥。

從喧囂的高速公路轉進蜿蜒山路直上闊瀨,先前聽小朱說過這地方,有很多步道可走,還有美麗的生態小學漁光國小,親眼目睹果然風景秀麗,20分鐘車程,即進入另一個世外桃源。


五公頃多的茶園,坐落在群山環抱間,和往常見到的光禿禿的茶園不同,這裡雜草叢生,物種豐富,王大哥說芒草可以反映一塊土地是否健康,遠遠一片芒草正在冬陽下迎風搖曳,我可以感覺到萬物在此達到一種均衡共生的快樂。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其實經歷了一段艱辛的過程。在坪林種茶種了幾代的王大哥,當年之所以會做有機,是因為哥哥英年早逝,發現種茶毒害不淺,於是毅然決定放棄農藥和化肥,不僅如此,他連蟲都不抓,為達到生態的平衡,產量自然難以穩定,所以慘澹經營過了好多年,就跟種奇蹟蘋果的阿公一樣,堪稱有機茶種植的先驅,至今超過20年。

茶園裡自給自足,王大哥特別帶我們去看長在楠木上的香菇,不知道是不是營養特別好,所以一朵朵大如臉蛋。

問大哥說這菇是不是特別品種,他也不清楚,只說也沒吃過外頭的菇,無從比較起,這就是自給自足者的幸福。

第一次吃到鮮採香菇,風味濃郁又多汁

也有紅茶讓我們品嘗,舌頭拙劣的我品不出所以然,只覺得在這樣的冬日午後,坐在小小工寮裡,太陽溫柔地曬進來,茶水反射出紅寶石的光澤,比在五星級飯店下午茶還要奢侈的感覺。

大哥挖了個生態池,養青蛙和蜻蜓來幫他吃蟲。

茶樹間間作高麗菜和花椰菜,都是長不大的樣子,原來是養來給蟲蟲吃,蟲蟲吃飽就不會來吃茶葉了。聽說這些菜纖維粗可是味道甜,原來是天生天養的健壯體質。真可惜,城市人看不上也吃不到。

滿滿一籃手掌大現採冬菇

【延伸閱讀】

˙王有里記錄片:有心有機

˙王有里茶園介紹(農糧署)

因緣際會的參加了荒野協會的專案小組,計劃要在竹東的鹿寮坑建造一個環境教育示範基地,剛好把過去一年來的學習-工作假期、自然農法、生態社區-通通串連起來,大夥在寒流天裏去現場勘查,認識許多有趣的人,也更認真的思考自己想走的方向。十年前還懵懵懂懂時所嚮往的社區營造或共同購買,期間因為我迷了路遺忘了好久,現在感覺又回來了,不再只是報導或故事,而用更真實的生活的面貌呈現在我面前。

新認識的朋友當中有滿腹理想的村長、化廚餘為堆肥的實驗家(或者魔術師?)、從科技新貴回歸山林生活的攀樹教練。而我們這群城市來的傢伙、明顯從未下過田、天真以為種植很簡單、光在屋子裏開會都凍到半死、自以為是好編劇,想編個劇本去拿獎金,我知道光一時的熱血是不夠的,但我們究竟能做到甚麼程度呢?

在博彥大哥幾近野放的橘子園裏品嘗到與當地海梨祭上入圍者截然不同的滋味:她醜醜小小,臉上還委屈的貼著防曬膠布,可是,那停駐舌際久久不散的橘子味,套句日出對土鳳梨的描述,真是令人驚艷的酸甘甜:

甜得淋漓盡致毫不含糊,在山窮水盡疑甜膩時(這就是農會力捧品種過度改良的得獎作品的最大問題),果酸自然迸出,將甜膩打破,於是我甜有你,你酸中有我,提供足夠的平衡,讓舌繾綣,供唇流連。

全然不輸給去年買的昂貴進口小太郎蜜柑,而且她不加除草劑農藥,只吃廚餘堆肥和喝牛奶,也是可以連皮吃,而且自樹上現採現吃,不用擔心運送過程是否添加什麼化學成分,我們如獲至寶,卻猖狂的以為這樣的"懶人農法"再簡單不過,殊不知這是花了多少個晨昏不辭勞苦忍受旁人異樣的眼光在廚餘中翻繳、或者得在五六月星天牛鑽進樹裏產卵之前,一隻隻以手將他們請下橘子樹…。

就像之前在賴青松書裏看到的,要號召團體來稻田裏賞鳥,我們笑說荒野也可以號召小朋友來抓天牛,只是照著博彥大哥的說法,只抓樹上爬的,鑽進樹洞裏即將誕下下一代的,就放他們自由,哪怕因此死了一棵橘子樹。畢竟我們只是自然萬物中的一分子,只需要取我們所需要的,像這樣的傻瓜哲理,讓我莫名的感動。

希望這次不再只有呼口號和辦活動了,要真的把橘子種起來,讓環境恢復,讓居民參與,進而認同。

還是需要親身親做,像撩下去種茶的永豐大哥或梨山種水果的阿寶。又或者像蜜朵麗冰淇淋在欉紅,從市場需求面來重新改變/教育民眾的品味。還是要以在地的文化為素材,像是這個客家庄的,不只有桐花和螢火蟲(雖然這的確是鹿寮坑觀光的重點),這裡有更多值得深入了解的,關於耕耘或生產的共同記憶,像是石駁和燒炭的歷史,村長只是點到為止,其它的就要等我們自己來發掘了。

【前情提要】

˙鍾先生的奇蹟茶葉
˙蘋果阿公教我的事
˙一顆小行星的飲食方式

【延伸閱讀】

˙青松ㄟ種田筆記,嗯真的文筆很好,將鼓東俱樂部"田間管理員"的生活寫得趣味盎然,讀完會更珍惜你所吃下肚的每一粒米飯。

˙勇於實踐"想法的"奇女子阿寶的女農討山誌,也是另一本讓人讀了熱血沸騰直點頭的好書。

˙博彥大哥部落格。大哥風趣而健談,在當地製作廚餘堆肥攻當地(軟橋)社區免費使用,一起種有機米和橘子,還和當地耆老手工打造了一條登山步道,實在是社造典範。

跟我們的土地買茶

讓它伸展後生的心情

讓它榮耀父母的腳印

讓它遺傳祖先的故事

讓它保重我們的八字

讓我們的溪流買茶

跟我們的雲霧買茶

跟我們的森林買茶

跟我們的土地買茶

讓它們在你的眼裡寫生

讓它們在你的舌根生津

讓它們在你的心頭印象

讓它們在你的耳邊奏歌

跟我們的村子買茶

跟我們的歲月買茶

跟我們的眾神買茶

跟我們的土地買茶

鍾永豐的詩;Sue的照片)


在貢寮的山丘上和鍾永豐相遇,今天的身分不是詩人也不是局長,談得既非音樂也不是社運,當種樹的感動還在小歌迷心底迴盪不去,重新歸隱山林的永豐大哥,已經將注意力轉移到種茶去了。

﹝前傳﹞

時間回到三年前,當他仍在嘉義縣文化局長任內,曾於阿里山169縣道上的太和社區推動藝術家駐村的活動。各種議題說太多等於沒說的今天,居民已經很難被單純的口號所鼓動。所以他希望透過藝術家依舊天真的角色,融入社區生活,將陶藝或茶道擺到DIY的體驗課程裡,藝術家和居民平起平坐相互學習,藝術不再是美術館裡高不可攀的作品,而成為引領群眾行為改變的力量,這才是他希望做到的!

﹝緣起﹞

故事要從巴厘島的一片木瓜說起,永豐大哥驚歎於其中微妙的「木瓜味」,那是早就不存在我們市場裡的滋味。他說台灣人種水果跟養小孩一樣,喜歡用單一標準(甜又多汁)養出單一品種,簡言之就是「缺乏個性」。同樣的論述,令我想到《在欉紅》顧老闆的話

茶也是,由於市場對好茶的標準只剩下清香,夏茶因為生長快速「雜質」較多,價格就是不如冬茶。為了追求冬茶的純淨,面對嚴厲的生長環境,必須施作更多的肥料和農藥。正因為質疑這樣的價值觀和違反自然的作法,永豐想換個方式作茶。太和當地的茶園本來就有自然工法的傳統,居民以客家漳州後代為主,據永豐大哥的說法是「文氣重可講道理」,於是成為這場品味實驗的最佳舞台。

﹝重生﹞

實驗的過程中,八八風災重創太和,面對滿目瘡痍的茶園,該從何開始,要怎麼良心的種茶,永豐大哥有了驚人的想法:正因為有非常之破壞才有非常之建設,既然,茶種不成,就先來種樹吧!

剛好朋友有塊野放了五年的地,他在裡頭種起樹,樹下種的是次等的金萱,不灑農藥不除草,雜草留住土地中的水分,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也轉移蟲子的注意力。天生天養森林下長出的茶,搭配上藝術家隨性烘培,增加發酵度的實驗。原來金萱的野生天性,經過重度發酵,意外的引出茶中的礦物質,提升茶的風味,獲得茶人的肯定。

永豐大哥從種茶、製茶、賣茶一手包辦,他深刻體認到,茶的味道不只有清香,而是從心坎至喉頭的豐富層次,製茶過程裏每個小時都有不同的面貌。他說這場實驗是人生中至高至上的幸福,而且身體力行後,說服力也變的更強。茶農看到成功的經驗,自然會追隨仿效。再次呼應先前的藝術下鄉活動,永豐大哥邀請大家「買一盒茶,種一棵樹」,引領群眾行為改變,間接減低高山茶業對環境的衝擊。

所以從永豐大哥到顧老闆對品味的實驗,不管是私房茶或手工果醬,其實只是恢復老祖先過活的方式,誠如亞曼老師所說,每個家都應該有其傳家的滋味,從味噌到醬菜,不見得是迎合市場大多數人的習慣,可是出於孕育生命的風土,保留成長的記憶,如此專注之下產生的味道,如同永豐大哥在西雅圖某家公平交易咖啡看到的宣言:買我們的咖啡不是為了拯救雨林,而是因為「它是最棒的咖啡」

這是太和之茶生態復建的故事,而我,一個天真又貪吃的部落客,冀望從接下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親作學習中重新省思自己和與人的連結、與歷史的連結、與土地的連結。

【本事:一間屋二日】

工作假期是我今年的重點功課,於是參加綠盟在貢寮所辦的永續生活工作坊,活動成員有來自英國的朋友、馬來西亞的華僑、通曉鳥語的帥氣弟弟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哥大姊們,和這群良師益友從無到有合力打造土製麵包窯和小小的菜圃。

上課時,迎著藍色大海亞曼老師說:「早點退休,做對地球有益的事,賺良心的錢吧!」對身為黑心金融業者的我如當頭棒喝。全程抱著北鼻領導活動的敏儀則讓我見識到一個母親,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用雙手打造出給下一代的理想樂園。

那天男人們合力組起生態廁所的牆,女人們坐在田溝上討論腳邊的野菜,吃著現採桑椹,那令人贊嘆的酸甜滋味,讓人就算染花了臉頰手指也在所不惜。勞動之後飽食民宿老闆娘的巧手蔬食,涼風徐來的晚上,吃著山藥當夜宵,漫天蟲鳴蛙叫和甩都甩不掉的螢火蟲,讓人忘了全身的痠痛。雖然離自給自足還很遙遠,可是卻獲得疲勞之後的安眠。

【延伸閱讀】

˙「諾努客合力造園/屋工作假期」課程表,好課還在後頭,一起捲起袖子上工去吧!

˙從生祥的歌裡認識鍾永豐,愛極他筆下濃得化不開的,對這塊土地和人民的感情,一定要好好認識這個人

˙關於本次課程主講人亞曼老師的「樸門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和天母的「野蔓園」,也有定期的課程和活動,從做麵包到豆腐以及有機栽種,有興趣的可以參加。

【非廣告】

˙民宿一間屋:貢寮依山傍海的小山丘上,老闆以漂流木和花草打造出一個自然又舒適的田園民宿,又發現一個適合long stay的療傷去處,只盼核四的魔爪能夠晚點伸出來,最好永遠不要正式運轉(唉~)。

˙太和好茶官方網站:「護山植樹,好茶分享-5000棵土地公樹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