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


IMAG1683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中庭,遠方帶帽子故作神秘的男子是比利時超寫實畫家馬格利特

完整相片集

誰說美術館是很嚴肅的地方?

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收藏了不少印象派和美國當代畫作,算是中西部重要的美術館,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這次跟朋友一起,不再是走馬看花。我們全神投入與牆上的藝術品互動起來,真的超級好玩,難怪從白天玩到晚上都忘記要吃飯。

IMAG2035
氣派的AIC正門,青銅獅子是芝加哥市的地標之一

時間有限,一開門穿越遠古中古雕像和東方藝品,直奔最容易入口的印象派畫作。一開始的莫內,個別來看無啥稀奇,一字排開,就看到大師模擬自然的要求,彷彿牆上開了幾扇穿越時空的窗,讓你一眼體驗田野四季的溫度變化(配上美女背影真是賞心悅目)。

IMAG2046
莫內的四季風景

像是生於19世紀末,以強烈筆觸和裸女畫挑戰保守派的莫迪里安尼,畫中的人總是一副愁眉不展,我說,你不是很愛太陽的義大利人嗎,不要老是嘟嘴,臉都越拉越長了,開心點吧。

連一旁看的警衛都笑到不行(包包背胸前是遵守規定不是搞怪)

AIC果然是印象寶庫,在陰暗的角落和梵谷筆下的人舉杯共飲,那扭動的筆觸糾結,渴求的齁搭拉用來解除一日辛勞的苦悶,正符合我們此時的心情(到底是誰操勞誰啊)。

 IMAG2040

喜孜叫練似乎被沐浴在信仰之光下的聖女貞德所感召,也隨著禱告起來,神啊,請保佑此行旅程順利(讓這些體力不繼的提起勁吧)!
IMAG2048

最愛的美國女畫家Geogia O’keefe是AIC畢業的,筆下盡是廣袤天地、花之生與獸之死。在大城市的水泥房間裡遇見她,是在樓梯迴廊的牆壁上,沒跟其他作品一起,只有一片宛如在飛機上看到的風景。在O’Keefe的天空裡翱翔多麼自在,自在到拍歪了也不自覺。

IMAG2054

再來是數件鎮館之寶:秀拉的點描經典,只有靠近才會發現,那如夢似幻的和諧色彩,原來真的是無數點點融合在一起的"印象"。冬夜裡行腳匆匆旅人如我們,和優雅的十九世紀上流階層的紳士淑女合影一張,彷彿被周日午後塞納河畔的陽光空氣擁抱著,整個人都氣質起來。

IMAG2038

再來就是這幅旅遊中的《美國歌德人》,它不在家真是讓我們捶胸頓足,我們都想好要怎麼模仿演出清教徒有點滑稽的拘謹,只好望著牆上這幅美國當代的代表作擠眉弄眼了。

IMAG2069

我們造訪的時候,剛好遇到比利時超寫實畫家René Magritte的特展,AIC也很大方的招待參加芝加哥馬拉松的跑者免費觀賞。筆下最常見戴帽紳士漂浮雲上的景像,要不就是會跟著眼神移動、再真實不過的物件,片片斷斷拼湊一起,就變成夢。
IMAG2062

這晚的Ending,是一場偽裝成音樂會的攝影展。闖進這房間時美術館即將關門,沒法細看照片的說明,我只是被各色黑白人像放置琴架上展出的型式感動到,好像整個空間有了聲音,人物的故事迴盪不去,悉悉簌簌如歌如訴。

IMAG2080


在芝加哥的最後一晚,我們留給了Keith Jarret的音樂會。

印象中的KJ,是30年前科林音樂會上冷到不行的黑白遊走,或者是巴哈裡不帶雜質的理智乾淨。連日趕行程的疲憊又是在怎麼動都暖不起來的深秋,擔心會在音樂會中沉沉睡去,沒想到是痛快又溫暖的一場聚會,讓我心跳撲通好久到近乎失眠。
是夜飽食了深愛的Pasta Bowl,心滿意足走到林肯公園,搭上公車,時間難得充裕,在華麗大道下車,沿著Michigan Avenue慢慢散步,天氣終於轉晴,都會的輪廓頓時清朗起來,從芝加哥河畔走到千禧公園,雖然已經連續看好幾天,還是忍不住對這城的氣派報以讚嘆。

音樂會本身也是,在城內的交響樂中心,建築不是頂堂皇,但看得出歲月歷練,總監首席暨樂手們照片牆上一字排開,白髮蒼蒼的志工爺奶們和藹帶位,小小lobby裡聽眾們不掩興奮的低聲交談,感覺出都是長年粉絲,樂手闊別多年後回到這裡,帶上一票老朋友,鬧熱開演,這場爵士樂一點也不酷,反而充滿reunion的溫馨。

第一個聲音出來,金黃色的音符在煙燻的秋夜裏閃爍著,心裡忍不出喊出,沒錯,這就是芝加哥的聲音。

三個加起來超過200歲的老公公們,奮力揮著雙臂,彼此用樂音相互追逐過招。多年默契讓你分不出究竟是即興jamming抑或照譜算計。

Kieth一如往常,忘情處會跟著琴聲舞蹈起來(還偶有呻吟)。鼓手和貝斯手慈祥的看著大孩子在琴鍵上玩耍,適時的給予回應,來個淘氣的眨眼或微笑。

這一晚我們不用在乎曲子是不是聽過表演的技巧如何,Jazz就是這樣,可以亂七八糟的玩耍,你只要加入,就可以放鬆搖擺身軀熱烈Encore。就像芝加哥給人的印象,姿態優雅從容,對陌生人也毫不吝惜伸出雙手。就像這隻田納西華爾滋,耳熟能詳的樂曲,鋼琴華麗又隨意的呈現,鼓聲則讓骨頭都要酥軟,貝斯低聲哼吟,我們閉上眼醺醺然,旅途中的苦悶和疼痛全然療癒了。

謝謝Kieth Jarret和幫我們買票的KJ,我會懷念這一晚,在漂亮無比的Chi Town。

【延伸閱讀】

Chicago Tribune樂評
Fransworth House, Plano, Illisnois

完整相片集

在高中同學Jannet家溫馨相聚後,我們開始公路之旅,第一站來到芝加哥西南邊傍水小鎮上的一棟經典建築,包浩斯建築大師Mies der van Rohe的Fransworth House。

預約參觀的時間是中午12點,租車花了一些時間,弄到10點多才上路。匆匆帶上Jannet推薦的媽媽派和熱咖啡,緊張萬分的找路、找零錢(經過好幾段Toll Way)….好不容易遠離城市下了擁擠的高速公路,駛入一望無際的玉米田中。


田園風光十分宜人,秋日中午的太陽暖暖的,我們在車上品味著(冷的也好吃)雞肉派和咖啡香,總算有點郊遊的感覺,順著導航駛上越來越荒涼的小路,還來不及懷疑,Frasworth House的招牌赫然出現一旁,我們開進低調的大門,時間剛剛好12點過幾分鐘。

導覽的隊伍已經先行出發,我們快步跟上,踩著滿地落葉的林間小徑走起來很舒服,旁邊還有名為Fox River的小河經過,正午的陽光下河光閃爍,導覽員為了尊重前一梯次參觀的權益,先在樹林裡跟我們講解這棟房子的來由。

導覽員也很美
美麗優雅的導覽員

原來藝術作品的誕生並不像表面這麼完美,這房子從規劃到誕生經歷了太多(詳見玻璃屋的幕後故事):1950年代,來自芝加哥多金又獨立的女醫生Fransworth希望在忙碌的工作和社交生活之餘,能有個自己的休憩小窩,可以在裡面享受拉提琴、讀詩和自然親近的時光,所以買下這片60公頃的森林,找了仰慕已久的建築師Mies,沒想到原本相知相惜的業主和建築師,在蓋房子的過程中理念漸行漸遠,交屋的那刻,大師成就他的不世之作,Fransworth對連個衣櫃都沒有的房子強烈不滿。

玻璃屋之後的際遇,應證了「美人沒美命」的定律。玻璃屋幾度被轉賣,所幸接手的屋主很珍惜,沒有改建或破壞;更因為河流氾濫,2008年經歷的大水對玻璃屋造成很嚴重的損壞,每年的維修費用相當驚人,引發當地居民和文化保存團體的重視,集資將房子從拍賣中買下,如今成為美國國定的重要文化資產,由獨立運作的基金會管理及保護。

2014101901
Less is More大抵就是這個樣子

故事講完了,導覽員引領著我們走出樹林,玻璃屋安靜的座落在草地上,為了防止氾濫,基座架在 米高的平台上,簡簡單單幾橫幾豎,沒有多餘的弧線或裝飾,四面是透明的落地窗,一目了然的格局更容納不下多餘的櫃子和家具,不愧為「Less is More」的代表作。

正因為這片樹林太美好,設計師希望透過這樣的純粹,讓住的人和四周融為一體。我們來到的季節是金黃的秋,可以想像他的四季遞嬗會多麼迷人。可惜我們終究還是俗氣,第一印象是這房子太透明沒有安全感,其次是對其不具備生活的機能感到迷惑,沒有衣櫃還是小事,極簡的現代家具比較像是放在預售屋展示廳(沒有家的感覺),廁所為求美觀被包裹在完全密閉的木頭隔間中(很像機艙廁所),櫃子幾乎沒有收納功能,廚房充其量是茶水間…….。

IMAG2169
林間散步

只能說,除了無敵的戶外景色,這房子確實會讓住戶越住越沮喪。所幸住進去不是我們,想到她總有一天將遭遇淹沒或搬遷的命運,我們很幸運能夠看到最原始的面貌,今天就當個純欣賞的遊客吧。

2014101904
房子裡一覽無遺
2014101905
椅子也是現代家具經典
Untitled
椅子怎麼看怎麼美
2014101907
隱身森林裡的秘密小屋
Untitled
換個角度就很透明
2014101911
觸得到的戀人

動感版

難得來到電影場景,眾人玩心大開,開始在秋光底下瘋狂的跳舞。
美到想跳舞
來跳舞吧
像這樣360度環景轉圈圈。
一起跳吧
一起跳吧

關於Fransworth House

某個裝病翹班的星期一,開著車往北海岸走,本想去老梅的,可是錯過了季節也沒搞清楚漲潮時間,混亂一陣後(有點意無反顧的)轉往基隆前進,在日正當中的時刻來到位於海科館附近的潮境公園。

自從幾個月前的路跑,就深深愛上這個(自以為)有蘇格蘭高地氣質的,由掩埋垃圾層層堆積起來的海岸,說她人工也好,背著八斗子漁港伸向太平洋的海灣,那道弧線確是渾然天成的優美,所以來回跑兩趟也看不膩。

假日的潮境公園,是滿天風箏(和滿地攤販)

接著幾個禮拜前和大學同學獻花去給Hiro後又晃蕩到這,那天,在人世的我們享用大餐細數八卦,笑看過去的愛怨情仇,總覺得Hiro還是陪著我們說笑,用他一貫的尖酸和睿智,不知不覺的已經離開我們兩年了。這兩年我發生了很多事,每在抉擇的時候我都覺得他在一旁。

今天第三次來看的這個海,吵架中的人們懷抱著忐忑不安的情緒,就像陰晴不定的天氣,到底該不該戴帽子或擦防曬油都沒準備好的穿過堤岸,越過三三兩兩沉默的釣客,我在岩石上顛倒前行,成千上萬的海蟑螂從腳下大奔逃,顯然不是大眾路線,天地之間一派寧靜,只剩自己的心跳。

沒想到來到個祕境,豆腐狀的礁塊隔絕出幾塊平淨水域,清澈見底,寄居蟹和小魚穿梭其中,無緣去離島漂浪或異國潛水,能看到海就滿足的我,捲起褲管讓海水安撫我緊張的肌肉,屏住氣息看金屬光澤的藍綠色小魚巡弋往返。

正午時刻,太陽識相躲到雲後,環顧四週是這樣的風景,架也不想吵了,只想安靜欣賞。

若不是接下來還有一連串行程,若不是好朋友來攪局,若不是紫外線還是很殺,我真的好想好想一屁股坐下玩水,像小孩一樣手舞足蹈。

水玩完了,拍拍身體,不捨穿上鞋,指縫帶著些沙粒,走上環繞著這片高地的步道,基隆嶼漂浮在海面之上,嗯,九月我們再來找你玩喔!

登山步道很棒的視野

乖乖的基隆嶼

應該是佛甲草科的,正是盛放的季節。

高處有個涼亭,用水泥挖了兩扇窗,到底是裝置藝術還是軍事防禦我也不懂,當成畫框倒是不錯,可以遠望八斗子漁港。

下山的路雖然有點迂迴,不過想到可以不再驚擾海蟑螂,而且步道好走多了,穿越忘憂谷的風景也不賴,在小丘上上下下,愉快結束的今天的潮境探路,很自私的想帶著蛙鏡來泡水,又不希望他過度開放成海水浴場,還是,偷偷藏進記憶裡。

ECM大師們一字排開,演出寂靜之聲

因為悟性隨著年紀遞減,這些年會特別挑選不須大腦消化劇情的音樂紀錄片,今年的Bob Marley本是首選,可是一看到ECM眼睛一亮。

大學時用打工的錢,一片片收藏她們。在我幼稚的青春裡,是很難消化這些孤高的古典、狂傲的爵士、飄渺的世界音樂啊。不過低調又曖昧的封面影像,像是醉眼惺忪又隔著一縷輕煙看到的夜景般迷人。音樂家的名字和ECM三個字,用某種近乎潔癖的方式勉強呈現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我喜歡世界像這樣整齊乾淨。

多希望有這麼一面牆,擺滿ECM

身體微恙的午後,被南美的魔幻寫實催眠了一場,還擔心會繼續睡,當第一個音符出現,我便無比清醒,再捨不得閉上眼睛,跟著音樂家在世界旅行。

紀錄片是ECM製作人Manfred Eicher的工作記錄,呈現他在巡迴錄音時的工作情景,以及來自各國音樂家的創作片段,其實也沒有太深入探討甚麼美學理念和哲學,大部份時候可以作為影像唯美的音樂錄影帶來欣賞。

有在中世紀教堂裡錄製安魂曲的亞美尼亞音樂人Arvo Part,嚴謹又帶著聖潔氣息,果然一如他音樂中曾帶給我的感動。雖然電影裡沒出現,這首常常聽到卻不知從何而來,絕美無比的【鏡中鏡】,真的有洗淨靈魂的神奇力量。

還是很希臘的Eleni Karaindrou帶著一票ECM好朋友演出小步舞曲(電影【養蜂人】裡的插曲),三拍子的寂寥,輕快裡帶點無奈,最適合這樣的陰雨日子。

還有在音樂家Anouar Brahem充滿優雅北非風情家中,首次認識阿拉伯的烏德琴,梨形琴身上裝飾古典華美的紋飾,相傳在創世紀裡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伊始就有的樂器,十字軍東征時傳到歐洲成為魯特琴,也是今日吉他的前身,中國的琵琶由此演變而來。因為經過漫長的時間長流,所以這琴聲格外深沉凝重。

在ECM家族裡算是有點跳痛的義大利手風琴+單簧管二人組Gianluigi Trovesi & Gianni Coscia,十足流浪藝人的玩興,邊演奏邊開玩笑,美妙琴音流洩在他們路過的城市巷道之間,這音樂很適合和小朋友一起手舞足蹈。

印象最最深刻的是阿根廷手風琴家Dino Saluzzi和美女大提琴家Anja Lechner合奏的探戈,絕美的回響,這樣的冬夜聽來渾身酥軟,難怪我聽到站不起來,小恩聽到眼淚直流。

曲畢兩人相視而笑,作為一個樂者,演奏的幸福溢於言表。

【延伸閱讀】

˙值得收藏的本片原聲帶

˙ECM品牌故事,內有經典唱盤介紹。

˙電影預告

夢幻11月,沒在戲院的路上,就是在演講展覽或聽歌的路上。被美好事物填塞到幾近消化不良,最後高潮是來自冰島的Sigur Rós。

這是一場打從一開始就奇妙的體驗。老骨頭的我好些年沒更新西洋音樂知識,去年才開始知道什麼是後搖滾(多虧了Vicky的引介),可我萬萬沒想到這後搖滾天團甚麼碗糕的竟然人氣如此旺,啟售當天排隊的人潮以及秒殺的型態,還有買票時和入場時旁邊小朋友說沒聽過她們的歌(也願意花個幾千塊來試聽天哪!!),在在讓我瞠目結舌。

然後到了這天,11月21日,感覺全島的文青都塞進台大體育場、唱片行和咖啡廳也隨之歇業,整個世界變得黯淡只剩下舞台上有些微星光的這個晚上。

這個晚上,雖然位置很爛音響很爆精神很差,一開始真的很怕我又會睡著(去年影展的音樂記錄片《謎之聲(INNI)》可是徹底讓我陷入夢中),當第一個音符響起,就知道我多慮了。現場的魔力就在於:雖然不認識他們,絕對會從此刻愛上他們。

天團就是天團,哪怕他們從不打廣告唱的是精靈話,雖然來自冰天雪地的北國可是那聲音卻溫暖至極,讓人歡欣鼓舞汗如雨下。

乍聽之下每首歌如出一轍:主唱Jonsi漂浮唯美的假音,背後一波波如自幽微角落響起的脈動讓你心跳加速,最終所有聲音都進來,狂放的拉奏吉他、甜美鈴聲敲擊、高亢的管聲齊放,所有聲音一起爆裂了,難怪總有人用"天啟"或來自仙界的聲音來形容Sigur Rós,可以充分洗滌你內心的積鬱。

聽現場最棒的就是大螢幕的Visual,或是美麗如詩的抽象影像隨著樂音起舞,或是以粗粒子記錄著樂手的律動,或者帶你到海底、懸崖邊、故鄉的曠野,天地悠悠,想到有這種聲音相伴,可以一個人吞著回憶和夢想勇敢撐到最後,難怪少年Pi和127小時都有Sigur Rós,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啊。

坦白說他們的歌我聽得不多,不過能聽到現場版的Festival(就是127小時的預告配樂),Jonsi那高音懸在半空中,直叫我一息尚存眼淚弔在眼眶,期待所有聲音爆開時刻的來臨(現場果然比CD爆發力強很多很多)。

還有這首曠世名曲Hoppipolla,這曲子一出,所有人都瘋了往舞台衝,聽吧,no more words。

歌詞翻譯摘自sigur ros -hoppipolla by 嘎荔兒

微笑著
旋轉著
緊握著雙手
整個世界旋轉成模糊一片
你卻屹立不搖
酩酊大醉
渾身濕透
脫掉膠鞋
裸足奔跑
破殼而出
風中傳來妳
頭髮的味道
我深吸口氣
踏著水潭
渾身濕透
脫掉膠鞋
即使滿身是血
我仍昂然奮起

奮起,嗯,好吧,開跑去!

【the notes】

演唱會歌單(摘自膝關節演唱會後記)
依序

1. “Lagið Í Gær"(from 合輯《看不見的.家鄉》HVARF/HEIMHvarf )
2."untitled #1″ (a.k.a. “Vaka")(from第三張( ) )
3."Glósóli" (from第四張Takk)
4."Svefn-g-englar"(from第二張Ágætis byrjun)
5."Sæglópur" (from第四張Takk)
6."Fljótavík"(from第五張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
7."Viðrar vel til loftárása" (from第二張Ágætis byrjun)
8.曠世名曲"Hoppípolla" + “Með blóðnasir" (from第四張Takk,這兩首剛好在Takk這張曲序是相接的)
9."Olsen Olsen" (from第二張Ágætis byrjun)
10."Festival" (from第五張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
11."Varúð" (from第六張Valtari)
12."brennistein"(全新創作曲)
安可曲1 “Ekki Múkk" (from第六張Valtari)
安可曲2 “Popplagið"(from第三張( ) )

【延伸閱讀】

˙膝關節說的好,大家都瘋了,這是一種集體催眠,到現在我還醒不過來。

˙官網的台灣之頁

˙Last.fm有好多歌來著聽聽

標題為White Ghost的巨大雕像

旅行時遇到奈良美智,適逢橫濱花火節的這天,未來港區塞滿浴衣辣妹,室外烈日殺人,室內則是欣賞文青的好所在。橫濱對奈良有特殊意義,11年前在此舉辦首次大型個展【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讓他一舉成名成為"世界的奈良",這裡也收藏不少奈良的早期作品,像這個尿尿小童,還是第一次看到奈良畫男生,我新鮮地猜想這是他的自畫像。

這次的主題【A Bit Like You And Me】出自Beatles的歌【No Where Man】,歌唱著沒有計畫不知道何去何從的No Where Man,說他「豈不是有點像我們」 ,聞者點頭如搗蒜。

此次除了平面畫作,首次有大型青銅娃娃頭,不用壓克力少了卡通感,在黑暗的展示間裡,大頭娃們伸出雙手,迷霧裡找尋方向。

一個裝置為奈良工作室的小房間,牆上貼滿旅行中遇見的老人、孩子和貓咪,櫃子裡垂頭喪氣的紅鼻小白狗和夢遊娃娃,地上散落著包裹,箱子裡的熊,身體像被魔術師分了屍似的,郵寄標籤上貼著易碎。

五十歲的搖滾迷,創作離不開好聽的歌,房間裡播放著民謠,瀰漫著無可救藥的Nostalgia。

工作室裡脆弱又懷舊的藝術家,從2001年到2012年,哪裡不同呢?奈良說,當年的他,想說的都已經在作品裡,他只管創作不在乎外面世界發生了甚麼,作品是自己的延伸,把自己藏在裡面,被眾人遺忘也無所謂。

其間經歷畫冊出版,和群眾的互動漸深,然後是311大地震。奈良筆下的大頭娃不純然是畫家的投射,更像某某某的女兒或朋友,開始有了自己的嗜好和人生,不討好也不妥協,在畫紙上呈現真實的個性,而且或多或少的,反映了觀眾的自我。

站在這一大片淨白無垢的【In the Milky Lake】前,大頭娃閉著眼浸在純白牛奶中沉思,我彷彿也靜心療癒了。

左:In the Milky Lake

和豎中指的【Middle Finger】一樣勵志的【Hey Ho Let’s Go】,搖滾少女元氣滿點,微笑之餘瞬間補充能量。

Middle Finger
Hey Ho Let’s Go

美術館外的餐車,讓明明很瘦的體重計女孩來賣熱狗和啤酒,分明不懷好意。

美術館外的熱狗餐車

喜歡這隻【山少女(MORI Girl)】,水汪汪大眼乘載了整座森林的悲喜,瞳孔裡閃爍著冒險家的淘氣。

山少女

還有這陣子曝光率很高的【No Nukes】,機車的表情當然要用在機車的核電廠上,奈良美智放棄了作品版權,放置在網站上供人下載列印成海報,大頭娃終於勇敢的走上街頭Say No。

No Nukes
此次畫展中展出的春之女,成為No Nukes刊物的封面,和坂本龍一、宮崎駿一起,用無比堅定的神情,期待春天的來臨


為了保護畫作,現場不能攝影,連作筆記也只能使用鉛筆。連美術館發的鉛筆都可愛到不行的。

【延伸閱讀】

˙橫濱美術館展覽官網

˙文茜周報看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的新畫冊【跟著奈良美智去飛翔】

【前情題要】

和A to Z的奈良有甚麼不同?自閉的孩子有開放點,稍稍關心外面的世界了嗎?看看先前的【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


【同場加映:跟著美人去旅行】

展覽官網

從大頭娃到明治昭和美人,好大的落差。

因為喜歡台灣日據時女畫家陳進筆下優雅的美人,連帶的對她所師承的膠彩畫家鏑木清方很有興趣。鏑木清方是活躍於明治、昭和時代的畫家,以融合浮世繪和西洋美術技法的美人及風俗畫著稱。得知畫家在鎌倉的故居後來變成美術館,於是飽食懷石的午後,從北鎌倉散步過去,鎌倉小町通的鬧巷裡,夏日的美人竹林小徑後悠然等候。

相較於鏑木清方的美人圖,我更喜歡他筆下的居家情境畫家生活簡樸規律,最愛醃黃瓜和浴衣,果然觀其畫知其人。抽屜拉開,紙捲上記載著孩子們的四季遊戲,寥寥幾筆書寫悠然自得的浮世風情,保留了江戶下町的時代記憶。

溼答答的天氣裡,終於去看了【Pina】,原來我以為已經很熟悉的Pina Bausch,透過Win Wenders的詮釋,出現不一樣的面貌。

舞蹈從舞台搬到現實生活裡,在捷運車廂、廢棄工廠、宛如世界邊緣的山谷旁。溫德斯讓舞者像守護天使(或魔鬼)般出現在你我身邊,跟我們一樣皆為血肉之軀被七情六慾磨難。春夏秋冬日復一日,故事不斷重演。


即使是文字和語言尚未出現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裡,遙遠部落的大地崇拜和獻祭過程,眾人開始用力跺腳,被選中者將愈發狂亂的樂音中跳舞至死…….泥土和汗水交融野蠻至極,像萬年洞穴裡的原始人和動物們,讓我屏息心跳不已,這就是當年史特拉汶斯基帶給巴黎觀眾的震驚吧?

又或者像不能承受之重的【穆勒咖啡館】(Café Müller)(因為名字過度悲傷我不會想進去這咖啡館,可是帶著票根去飲料有打折),女聲詠嘆調響起,肚子有窟窿的女人在牆邊蠕動,不知如何擁抱的男女手足無措,店員(?)忙著在女子仆倒前搬椅子。不知為何傷心卻又難以自拔,太多無可奈何,曾讓【Talk To Her】裡的極品男也忍不住落淚。

有無可言喻的悲傷,也有孩子般遊戲的片刻。像是去年在台北看的意欲橫流洋溢南美風情的【Aqua】,還有同樣走歡樂路線的【月滿】(Vollmond)和【交際場】(Kontakthof)。最歡樂的莫過於看到在她舞中跳到老的Dominique Mercy,原來女兒這麼大這麼標緻也進了Wuppertal,我感到好欣慰(原來他不是一個人跳到老,而且舞團裡還多了好多青春的肉體)。

溫暖的部分是舞者們輪流分享他們和Pina共同經歷的時光。不是用說的,而是類似心裡話配上或許是靦腆或放電或鬼臉的神情,短短幾秒快速紀錄了舞者的背景和性格。原來Pina是這樣把每個人寫進她的舞作,讓每個人真實釋放了個性。

在Pina影響力的背後,Wenders這次也玩得很開心。巧妙的3D技術讓螢幕變成有深度的舞台,前頭黑壓壓群眾的頭分不清是戲裡戲外。看著小模型舞台上的奇妙感覺,聯想到曾在文學館看小賴和在自己的書房裡起身播放唱盤的雷射影像,瞬間有我是神的錯覺,在雲端看大家跳舞(如果是Pina應該會叼根菸吧)。

還有驚人的美景:被樹林環繞的玻璃屋裡,舞者在餘暉(或晨曦)交錯的落地窗影中起舞

電影裡最喜歡這支舞,可以重複一遍又一遍學著他的動作。

說他傻氣不像舞蹈,其實有時我就是這樣搬弄自己的身體,這就是身不由己。所以Pina真的看穿"人為何而動"的事實:快樂也好,悲傷也好。不繼續舞動,我們都將迷失自己。

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Lost.

像這樣,一個接一個,舞到世界末日地球的盡頭。



聽說明年會帶著【春之祭】和【穆勒咖啡館】來台北。要記得再去會會老朋友和新朋友。

這些年我一直追的Pina
【前情提要】
˙某年夏天青春交際場
˙香港的月滿

完整踏查紀錄照片看這裡

中元普渡前一天,來到宜蘭參加文訊雜誌辦的【重返文學現場】的踏查(暨進香團)活動,循著小說人物的生活路線,穿梭在市集、廟宇、車流之間,路旁賣菜阿姨問我們是在調查什麼,我說「沒什麼只是聽故事而已」,導覽老師們的熱情和跨越時空的淳厚人情讓我好好充了電,真的從「故事」裡找回了遺失好久的「感覺」。

首部曲:跟著憨欽仔遊羅東

散步路線始於羅東市中心的中山公園,循著黃春明小說《鑼》當中的主人翁憨欽仔的躲債路線。原來以敲鑼宣傳公共事務為業的憨欽仔,不敵時代潮流失了工作,只得住在防空洞裡以偷來的地瓜維生。就算淪落到幫人辦喪事來分「白肉」吃的處境,可他還是阿Q看世事,即便破爛也要堅持最後一點優越。

現實裡防空洞變成公園,為了逃避債主的迂迴路線現在成了熱鬧的朝市和夜市,書中那個憨欽仔偷木瓜的糞坑已經填平蓋起大樓,目光掠過垂著楊柳棺材街,廟前有羅漢仔相聚開講的茄苳樹,導覽老師在選擇在樹下開講,讓我們感受文字裡的庶民趣味。

二部曲:林間的午餐課
中午來到羅東林業園區吃便當,老師原本要說的是太平山林業史,可是講著講到老師當年從老船長處收來船隻,實在沒地方擺請陳定南縣長幫忙收下,現在成了蘭陽博物館的裝置藝術,這是蘭陽文化的重要元素。

還有草嶺古道的魷魚公廟建廟不拆廟的典故,原來是秀才趕考途中路過此地不忍心兔子被捕於陷阱中,也不忍心設陷阱的人一無所獲,於是救出兔子放入魷魚乾,後來當地人以為是老天悲憫,故設魷魚公廟以示感謝,好一顆感恩惜物柔軟的心。

三部曲:鐵工廠的情與義

散步來到美麗港口南方澳,負責導覽的是在地的廖大慶先生,他好笑感性又文采非凡。將爸爸的鐵工廠保存下來,收藏一屋看似破銅爛鐵實則充滿回憶,包括爸爸過世後兩位合夥好友承擔起照顧孤兒寡母的義務,連那面滿是訂購紀錄塗鴉的牆壁,廖大哥記得在鐵工廠決定結束營業,送出最後一具引擎,拉下鐵門的那一刻,老闆竟然向樓梯鞠躬。


廖大哥講了許多故事,原來阪本龍馬和西鄉隆盛也來過南方澳,年輕時奉篤姬他爸的命令來台灣進行秘密調查任務,跟平埔姑娘生了個兒子(西鄉菊次郎),菊次郎後來成了宜蘭首任廳長,日本報紙上曾有他下鄉尋親的報導,如此八卦怎麼看都戲劇感十足,完全是海角七號正史版。


輕鬆講古後廖大哥邀請我們可參加一年一度的鯖魚祭踩街活動,由於鯖魚是南方澳重要的魚獲,大啖之餘島民如我們是不是要思考我們該有甚麼樣的海洋文化?於是參考日本某些小鄉鎮的作法舉行祭典。神奇的是在兩年前的祭典中,主辦者朗誦祭文,省思人類過度撈捕的貪婪,感念以肉身餵養我們的魚,廖大哥的相片中竟然出現肉眼不可見的魚靈在空中漂浮如白雪,乘著祝禱返回天上的畫面。不是靈異傳說,我選擇相信這個美麗的故事。

Ending 海邊坐

沒看過王文興的文字,可是紀錄片《背海的人》裡作家孤寂身影沒入的海灣讓人印象深刻,原來是南方澳的內埤海灘,傳說中的情人灣。廖大哥說當年這灘上滿佈廢棄玻璃瓶經年累月磨蝕成的玻璃砂礫,如同所有的美好事物總會消逝後來被整車搬光了。大家看到海不由自主往前走去,靜靜在沙灘上坐下來,這一天收穫滿滿,讓太平洋的風吹亂頭髮,整頓我們的思緒,明天可以好好重新出發。

【延伸閱讀】

˙來到南方澳千萬不要只是吃海鮮,可以去廖大哥的三剛鐵工廠文物館瞧瞧,和廖大哥聊聊天,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收穫!

˙Tony的蘇澳遊記走訪了砲台山、內埤海灘

英國的Complicite劇團帶來(堪稱)今年最棒的舞台體驗《春琴》。英國編導和日本演員的組合完全沒有障礙,超越時空的多重敘事卻層次分明,


原來我真的不懂愛,所以不能想像那種互相羈絆又折磨的關係。

好棒的深津繪里,舞台更展現她的實力,從小女孩到老婆婆,完全用聲音演戲。

劇終,眾多人影浮出黑暗,在強光之下展現時間洪流也無法帶走的,人的慾念和意志,無法直視卻難以忘懷,就像這齣劇帶給我的震撼。

【延伸閱讀】

我魔之城寫得真好之春琴

【本事】

˙日本演員演出英國劇團的舞台劇《春琴》,靈感來自於谷崎潤一郎的小說,講一段盲琴師徒間跨越身分相知相戀相虐的故事。

【同場加映】

˙劇中配樂的三位線大師本條秀太郎官網

後一頁 »